潜意识引化媒
————借助走神进行实证————
(一)
走神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现象,在走神形成前,我们往往是在意识主导下从事活动,比如我们思考一些复杂问题,处理一些常见事情等等。然而在特定情况下,我们的这些有意识行为却逐渐转化为潜意识,形成走神,比如:
军事家在思考复杂军事问题时,一边思考一边踱步,逐渐陷入走神;
女同志在织毛衣时思考生活中的事情,一边织毛衣一边思考,逐渐陷入走神;
睡觉前我们总是不由自主回顾当天发生的事情,一边回顾一边体验放松时甜美的呼吸;
……………..
仔细分析这些走神现象,你会发现在走神形成时我们其实都是一心二用的,我们总是一边使用有意识思维思考问题,一边体验某种潜意识现象,二者逐渐结合,最终形成走神。
走神是一种潜意识现象,在走神形成前我们总是在从事有意识行为,为什么我们的有意识行为最终转化成了潜意识现象呢?促成这种转化的关键是我们一边使用有意识思维思考问题,一边体验某种潜意识现象。这些潜意识现象引导我们逐渐进入潜意识状态,于是就形成了走神。很显然,这些潜意识现象是引导意识转化为潜意识的媒介,我们把这些潜意识现象称为潜意识引化媒,在这些媒介的引导下,意识最终转化为潜意识。
潜意识引化媒在发生引化作用时有一个作用“方程式”,那就是“一边…一边…”,只要我们能够熟练应用这个“方程式”,我们就能把意识逐渐转化为潜意识。
我们在刚开始实证时,往往也是使用有意识思维故意实证的,然而我们的实证目标却是要证入高级潜意识状态,为此我们必须完成意识向潜意识转化,这样我们就可以借助潜意识引化媒,通过走神进行实证。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在实证中要设置两个观察对象(思维内容),一个是我们所需求的观察对象(目标对象、目标内容),它将引导我们到达我们的目的地(某种潜意识状态),另一个是潜意识引化媒,它将引导我们完成意识向潜意识的转化。我们一边观察(思考)目标对象(内容),一边体验潜意识引化媒,这样我们将不知不觉逐渐进入走神状态。举例来说,我们设置“默念扫帚”为目标对象,设置“观呼吸”为潜意识引化媒,然后一边默念扫帚,一边体验呼吸,这样就会逐渐形成走神,并在走神中持续默念扫帚。
(二)
走神是思维演变的一个过渡环节,走神之后我们要么进入高度专注状态,要么进入睡眠中,比如:
军事家边思考问题边抽烟,逐渐进入走神状态。由于所思考的问题具有吸引力,因此随着走神的进一步发展,军事家会逐渐进入高度专注状态。这时候他会“定”在那里,任由香烟在手上燃烧。这种情况是走神逐渐转化为专注。
我们在睡觉前一边回顾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一边体验呼吸,逐渐陷入走神。由于我们所回顾的事情虽具有逻辑性,但不具有很强吸引力,于是在走神中我们将逐渐进入睡眠状态。这种情况是走神逐渐转化为睡眠。
走神的以上两种演变具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在走神中思考的问题都具有一定逻辑,只不过一个逻辑性比较强,一个逻辑性比较差。逻辑性强则引导我们进入高度专注状态,逻辑性差则引导我们进入睡眠状态。
影响走神演变的以上两种因素(观察对象的逻辑性和吸引力)决定了我们要么进入高度专注状态,要么进入睡眠中,这是日常生活中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会遇到的两种情况。
如果我们对影响走神演变的因素进行调整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比如:如果我们所设置的观察对象不具有逻辑性,走神会怎样演变呢?
观察对象的吸引力也是影响走神演变的一个因素,不过由于任何观察对象同时具有相对吸引力和绝对吸引力,在实证中观察对象的相对吸引力往往在思维演变的初始阶段具有一定意义,但随着思维演变的逐渐深化,观察对象的绝对吸引力最终会完全取代相对吸引力而占据绝对主导位置,引导我们进入极深的高度专注状态。很显然,观察对象的吸引力有一个逐渐演化过程,即使我们对观察对象的吸引力进行调整,也只能对观察对象的相对吸引力进行调整(改变观察对象),而无法调整观察对象的绝对吸引力。
观察对象的绝对吸引力决定了走神的最终演变,这就决定了在影响走神演变的两个因素中,我们只能通过改变观察对象的逻辑性而从根本上改变走神发展方向,却无法通过改变观察对象的吸引力而改变走神发展方向。举例来说:
我们默念“扫帚”,或默念“石头”,或随便默念一个你根本不懂的外语名词等等,此时“扫帚”等仅仅只是一个名称,并不具有逻辑性,这样就能改变走神的发展方向。由于这些名词同样具有绝对吸引力,因此当它们的绝对吸引力发挥作用时,我们将进入极深的高度专注状态。
由于我们所设置的观察对象不具有逻辑性,因此走神不会朝着意识方向发展,而只能相反地朝着潜意识方向发展;同时由于观察对象的绝对吸引力能够引导我们进入高度专注状态,以上二者的综合作用最终将使我们进入潜意识专注状态。
(三)
形成走神的两个观察对象中,一个是我们所设置的目标观察对象,另一个是潜意识引化媒,怎样确保潜意识跟着我们所设置的观察对象进行发展呢?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因为潜意识总是按照我们的暗示进行发展的,我们心中已经默认了目标观察对象,那么潜意识只能朝着这个默认的方向发展,而不会故意向其他方向发展。
走神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思维现象,借助走神进行实证将能够极大地降低实证难度和提高实证效率。借助走神实证的关键是要解决好走神的形成环节,因为走神一旦形成,思维的演变将不知不觉悄然进行,不需要我们进行操作。只要能够顺利进入走神,实证就能轻轻松松获得突破。
怎样才能顺利进入走神呢?在形成走神的两个要素中,潜意识引化媒很容易找到,因为我们有很多潜意识活动现象,比如:呼吸、习惯性动作等等。此外,自然界中也有很多有利于使潜意识发挥作用的观察对象,比如:海潮音、房檐滴水声、钟表的滴答声等。由此可见,我们只需专门研究和解决观察对象就可以了。
观察对象对走神的影响主要在于其逻辑性和吸引力两个方面,我们在实证中要证入高级潜意识状态,因此我们所设置的观察对象应该不具有逻辑性,这样我们只需研究和解决观察对象的吸引力就可以了。
任何观察对象都具有相对吸引力和绝对吸引力,在走神刚形成时,观察对象的相对吸引力发挥作用,因此为了顺利进入走神状态,我们只需研究和解决观察对象的相对吸引力就可以了。
如果观察对象的相对吸引力能够适度发挥作用,那么我们就能顺利进入走神状态,比如日常生活中我们走神时就是这样。
如果观察对象的相对吸引力太强或太弱都无法使我们顺利进入走神状态,太强容易使我们直接进入专注状态,太弱我们就会去追逐别的事情,而不是目标观察对象。
观察对象的相对吸引力建立在选择性思维基础上,是由选择性思维决定的,意识是选择性思维的高频活动状态,很显然观察对象的相对吸引力与意识紧密关联。如果观察对象的相对吸引力过强,那么我们将进入意识所形成的的专注状态,而不是潜意识专注状态。
怎样才能使观察对象的相对吸引力恰到好处满足需求呢?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比较感兴趣的观察对象,然后经常使用这些观察对象进行实证,这样就能逐步降低其相对吸引力,因为熟悉的东西是不会产生很大吸引力的。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我们自身、从观察者这个角度解决观察对象的相对吸引力问题。
观察对象的相对吸引力虽然与观察对象自身情况紧密关联,同时也是建立在我们的主观意愿基础上,正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我们所爱的自然能够对我们产生很强吸引力。如果我们能够调整自身状态,降低对外界事物的追求,降低选择性思维活动频率,就能降低观察对象的相对吸引力,使观察对象之间的相对吸引力无法出现很大差异,这样就能防止形成有意识专注。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事物之间的相对吸引力差别不是很大,但我们所选择的那个观察对象一定比其他观察对象更具吸引力,因为重视的事情总是会引起我们关注的,这样我们所使用的观察对象在相对吸引力方面往往能够不强不弱,恰到好处,符合走神需求,有利于形成走神。
怎样才能降低对外界事物的追求呢?一方面我们要保持恬淡虚无,用平常心生活,另一方面我们在实证时要注意调整状态,降低意识作用力,这样就能降低对外界事物的追求,比如在体力劳动后的疲倦状态,我们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这时候观察对象之间的相对吸引力不会有很大差异,我们就能自然安住于观察对象,而不会去追逐其他事物。
(四)
只要能够处理好走神的形成环节,我们就能通过走神轻轻松松完成实证,就能大幅降低实证难度和提高实证效率,从而彻底解决健康等问题。
然而在实证中,很多人却不是这样,他们不了解走神,不了解潜意识专注的形成规律,而是完全按照自己的主观观念使用意识进行实证,这样自然无法成功。仔细分析失败原因,你会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主观意愿方面我们往往错误地认为能够像平时做数学题那样直接形成专注,于是我们总是努力地使自己专注于观察对象,我们总是在与走神作斗争。这是根本错误的,因为这是在训练意识,是在努力形成有意识专注,而不是致力于形成潜意识专注。
二、为了尽快形成专注,我们总是在不断调整观察对象,增强观察对象的吸引力。殊不知观察对象的相对吸引力是和意识对应的,大幅增强观察对象的相对吸引力只能刺激意识,使其处于活跃状态,这与我们的实证目标背道而驰,因而失败是必然的。
总之,由于我们在实证中完全按照自己的主观观念进行实证,完全按照经验主义进行实证,而不是认识客观规律,严格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结果必然受客观规律惩罚。这样不仅极大地增加了实证难度,降低了实证效率,而且在一次次失败中使自己的信心遭到一次次沉重打击,最终完全丧失成功信心。信心是潜意识发挥作用的基础,丧失信心是很难形成潜意识专注的,是无法获得突破的。
反过来,如果我们能够深入认识思维演变的客观规律,能够严格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能降低实证难度,提高实证效率,顺利获得成功。成功将极大地增强我们的信心,丰富我们的经验,使我们在潜意识征途上顺利迎来一个又一个胜利,顺利登临潜意识峰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