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繁體
简体
English
报名热线:13782158786
网站首页
发展规划
甘露养生院介绍
思维本体学
机构愿景
义工团队
科研教学
思维本体学
师资优势
学术研究
养生中心
疾病调理案例
实证医学
课程与报名
报名问答
在线报名
联系我们
实证医学
疾病调理案例
实证医学
甘露养生院接待QQ群
原理解析群: 654493027
教材群: 365209061
当前位置:
主页
>
养生中心
>
实证医学
>
实证医学
正禅定和外道定
正禅定和外道定
按照“念头活动现象”,我们把“思维衍生状态”分为“相续性和非相续性”两种次级思维状态。在“相续性思维状态”,念头之间没有距离;与之相反,在“非相续性思维状态”,念头之间有距离。“非相续性思维状态”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佛家经典里又称之为“禅定”。
在实证中,“非相续性思维状态”我们通常通过两种路径证入:
第一种路径:当我们从“思维根本状态”进入“思维衍生状态”时,我们会首先进入一种特殊的“非相续性思维状态”。在这种状态我们会发现成对出现的自生自灭的念头,前一对念头和后一对之间有距离。“念头自生自灭”是“思维本体”的一个显著标志,住于“思维本体”时我们是不会加入任何主观观念的,此时念头之间的距离完全是自动出现的。
第二种路径:我们从当前这种低级思维状态向高级思维状态实证时,有时候我们会加入一些观念,使那些和具体人事物结合的思维内容不发生作用,这样我们也能进入非相续性思维状态。
以上两种情况的区别在于是否加入主观观念,为了使人们能够正确认识以上两种“非相续性思维状态”,中国传统文化佛家经典把第一种情况称之为“正禅定”,把第二种情况称之为“外道禅定(外道定)”。
这里之所以称之为“外”,是因为我们当前思维状态由“思维本体(观察者)”和“思维内容(观察对象)”构成,“思维本体”我们通常用“我”来表述,与之对立的“思维内容(观察对象)”自然就是“外”了。很显然,这里的“外”并没有任何贬义,更不是贬低,它仅仅是揭示了“外道定”仍然是住于“思维内容”这一本质。
分享到: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9-09-09 【
打印此页
】 【
关闭
】
上一篇:
潜意识引化媒
下一篇:
甘露养生院介绍